
光天化日之下日昇配资,卢浮宫工作日遭窃,贵重文物被盗:博物馆失窃有多罕见?
全文解析全球博物馆盗窃手法及文物后续去向。

(配图说明:失窃事件后,卢浮宫闭馆期间的门口安保人员。巴黎,2025 年 10 月 20 日 | 图片来源:法新社)
10 月 19 日(周日)上午 9 点 30 分左右,四名戴面具的不明人士闯入巴黎卢浮宫 —— 这座世界顶级博物馆之一,并实施盗窃。盗贼偷走了帝国藏品中的 9 件展品,其中包括属于拿破仑皇帝及其妻子约瑟芬的珠宝首饰。
法国内政部长洛朗・努涅斯(Лорана Нуньеса)表示,这起犯罪显然经过事先策划,且盗贼应为专业人士。他们驱车前往卢浮宫一处正在施工的侧翼 —— 那里停着一辆带机械升降机的卡车。借助升降机,盗贼进入二楼的 “阿波罗画廊”(Галерея Аполлона)—— 该展厅陈列着法国王室的珠宝藏品,其中就包括拿破仑家族的珍宝。盗贼用电钻撬开窗户进入展厅,随后砸破存放贵重文物的玻璃展柜。英国广播公司(BBC)报道称,现场警报随即触发,当时展厅内有一名值班员,但她依规未上前干预,而是先疏散人员并报警。由于盗贼行动极为迅速,警方抵达时现场已空无一人。
失窃发生时,卢浮宫正处于对公众开放状态。上午 10 点,失窃消息传开后,博物馆紧急闭馆,游客被全部疏散。警方随即封锁了整个博物馆区域 —— 路过的游客开始对着警戒线拍摄自拍。

监控录像显示,盗贼得手后乘坐摩托车逃离。整个盗窃过程仅耗时 7 分钟。路透社消息称,在周一召开的紧急新闻发布会上,法国司法部长热拉尔・达尔马宁(Жерар Дарманен)将此次失窃称为 “国家耻辱”,并认为这是安保部门的严重失职。
“有人竟能在众目睽睽之下,把带升降机的卡车开到巴黎市中心,把展厅里的人赶走,偷走贵重文物,让整个法国陷入屈辱境地。” 他说道。法国文化部长与内政部长已决定要求法国各地地方政府,立即对辖区内文化机构的安保措施进行核查,必要时予以加强。文化部长拉希达・达蒂(Рашида Дати)表示:“长期以来,我们过于关注游客的安全,却忽视了艺术品的安全。”
失窃文物清单
盗贼共盗走 9 件珠宝艺术品,包括一件珍贵项链、一枚钻石胸针、两顶王冠、一对耳环、一顶后冠及其他首饰。
据《巴黎人报》(Le Parisien)报道,其中一顶属于拿破仑三世之妻欧仁妮皇后(Императрица Евгения)的王冠在案发现场被找到,但已损坏。值得注意的是,同一间 “阿波罗画廊” 中还存放着珠宝领域最珍贵的藏品 ——“摄政王” 钻石(Бриллиант «Регент»)。这颗钻石重 140 克拉,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纯净、最美丽的钻石之一,此次未被盗贼触碰。

被盗的玛丽 - 路易丝皇后的翡翠套装中的项链和耳环。2020 年 1 月 14 日,卢浮宫。

被盗的玛丽 - 阿梅莉亚王后与戈尔滕西亚王后的首饰套装。2020 年 1 月 14 日,卢浮宫。

叶卡捷琳娜皇后的王冠陈列在阿波罗画廊,那里收藏着法国王室的珍贵宝石和钻石藏品(路透社照片)
被盗物品值多少钱?
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。法国文化部长拉希达・达蒂(Rachida Dati)称,这些展品 “价值连城”—— 这并非夸大其词,而是清醒的市场评估,因为正确的答案是 “分文不值”。
国家博物馆内的所有艺术品都属于国家博物馆馆藏;这些文化瑰宝已被正式移出市场,因此无法进行准确估价。从法律层面来讲,它们既不能购买也不能出售,不过也曾有过类似的个别案例:比如在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初,苏联政权为获取工业化所需的外汇,曾向国外出售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及其他博物馆藏品中的珍品。然而,此类案例极为罕见,而且通常与国家的动荡时期以及法律的混乱状况相关。

刑事专家正在检查一扇窗户,法国内政部认为,劫匪就是通过这扇窗户潜入卢浮宫的。2025 年 10 月 19 日。
如今并没有这样的做法 —— 博物馆展品通常不参与商品货币流通日昇配资,其价值无法估量。艺术史学家索菲亚・巴格达萨洛娃(Sofia Bagdasarova)曾详细探讨过这个问题。在谈及如今艺术品的评估时,她明确指出,只有来自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才会 “无价”(“私人博物馆的展品则可以随意处置”),而且这一情况也只存在于那些 “有着严格道德规范或相关立法” 的国家。
不过,现在完全可以明确地谈论展品的文化历史价值。约瑟芬・德・博阿尔内(Josephine de Beauharnais)与拿破仑・波拿巴结婚时所佩戴的项链,从历史意义上来说,比一条属于无名但非常富有的女士的同款项链更具价值。这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 —— 也正因如此,它才会在卢浮宫展出。
同样地,由著名工匠(例如法贝热)制作的珠宝,因其构思巧妙、工艺精湛,作为艺术品而言,比一位无名珠宝匠制作的、即便含有更多黄金和宝石的作品更具价值。
对于被盗的展品能做些什么呢?
从博物馆盗走的艺术品无法在官方的 “正规” 市场上出售:盗窃案发生后,专家们很快就会知晓相关情况以及被盗展品的信息;一旦有人试图通过他们出售被盗物品,他们很可能会立即报警。因此,只能在黑市上进行交易 —— 而且从博物馆盗窃案从未停止这一情况来看,黑市依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。
许多盗窃行为都是受直接委托进行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盗贼是冲着特定物品来的,他们承诺要将其交给委托方。这个委托方可能是一位富有的收藏家,对他来说,收藏已经成了一种执念 —— 以至于他甚至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:这件艺术品永远不能展示给任何人,也不能向任何人提及。
另一种情况是,当涉及的是那些不太知名的艺术品时,盗贼可能会指望与古董商做成交易 —— 那些要么不知道这件物品是被盗的,要么对其来源视而不见的古董商。但资深的专家们不太可能参与这样的交易:通常情况下,他们会查阅被盗物品目录,而且常常会主动向博物馆和警方通报市场上出现的可疑展品。比如,2016 年,在一次博物馆内部检查后,警方的 “古董” 部门发现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有超过 220 件展品被盗(相关情况将在下文介绍)。
然而,这种做法并不排除黑市上可能存在 “黑心” 古董商,他们会将被盗物品卖给同样 “黑心” 的买家。

警方在盗贼用于攀爬进入卢浮宫的建筑起重机旁。2025 年 10 月 19 日 。

巴黎警察在一台起重机旁边工作,据法国内政部称,这台起重机被用于抢劫卢浮宫。
珠宝文物的第三种销赃方式
对于珠宝类艺术品,盗贼的第三种销赃路径最为直接 —— 在他们眼中,这些文物可能只是镶有宝石、分量十足的金块或银块。贵金属可被重熔,宝石则能被拆解下来单独出售。
艺术史学家眼中的最坏结局
对博物馆展品而言,这是艺术史学家眼中最可怕的命运:一件承载着时代特征、凝聚着作者独特技艺的艺术品,若被销毁,其残骸还按 “废料价格” 出售 —— 这就好比将伦勃朗的画作按画布本身的价格卖掉。但这样的情况,确实有可能发生。
博物馆失窃屡见不鲜,也曾有过更大胆的案例
卢浮宫史上最轰动的失窃案发生在 1911 年:当时一名意大利裔玻璃匠、同时也是博物馆的技术人员,偷走了馆内最著名的展品 —— 列奥纳多・达・芬奇的《蒙娜丽莎》(«Мону Лизу»)。他在博物馆工作期间,曾亲手为这幅画装裱玻璃外框,因此清楚如何打开画框。

全球数十名顶尖侦探参与了案件调查:他们判断,能偷走这幅画的一定是 “内部人员”,而且大概率不是为了出售 —— 这幅画家喻户晓,出现在所有艺术史教材中,根本无法脱手;盗贼的动机更可能出于意识形态考量。两年多后,盗贼被捕,他表示自己想将《蒙娜丽莎》(又称《乔康达》«Джоконду»)归还意大利,因为他认为这幅画是意大利的文化遗产。

被盗的《蒙娜丽莎》回归博物馆后。1914 年 1 月 4 日。

卢浮宫还发生过其他盗窃案。1983 年日昇配资,馆内的骑士盔甲被盗 —— 直到 40 年后才被找回。而在 1998 年,不知名人士偷走了卡米耶・柯罗的画作《通往塞夫勒的路》—— 这幅画至今下落不明。
当然,其他法国博物馆也遭遇过盗窃。就在卢浮宫此次事件的几天前,10 月中旬,有人闯入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,盗走了地质标本 —— 天然金块。这些东西只能当作废料出售,却能卖得 60 万欧元(窃贼恐怕没考虑过其科学价值)。
9 月初,利摩日的阿德里安・杜布舍博物馆也有三件展品被盗 —— 两件中国古代陶瓷盘和一个花瓶;它们在黑市上的价格可能高达 650 万欧元。10 月 14 日,法国警方终于找回了一年前从巴黎孔雅克 - 热博物馆被盗的七只珠宝烟盒中的五只。

阿波罗画廊。
最接近此次卢浮宫盗窃案的一次抢劫发生在 2019 年的德累斯顿。11 月 25 日,劫匪闯入 “绿穹珍宝馆”—— 这里是前萨克森选帝侯的珍宝收藏地。据推测,他们是柏林主要犯罪集团雷莫家族的成员。他们颇具巧思,分成两组:一组在不远处点燃了电箱,切断了博物馆的电源和警报系统,另一组随即撬开了储藏室。最终盗走了 11 件珍贵物品,包括钻石项链、勋章和一把历史名剑;劫匪还在现场将另外几件展品拆成了碎片。被盗物品的保险价值达 1.14 亿欧元。
调查显示,劫匪事先为犯罪做了准备:开车到博物馆附近勘察地形,并锯断了锻造栅栏。几年后他们才被抓获,但出庭受审的只有几名被告 —— 显然还有其他人参与了盗窃。部分被盗物品已被追回;其他展品的命运则不得而知。专家担心,这些物品早就被拆解、熔化并分批出售了 —— 此案至今仍未完全侦破。

一家修复公司的员工正在德累斯顿修复 “绿色穹顶” 的格子窗。这个格子窗在抢劫期间被锯断了。2019 年 11 月 27 日。

2020 年 5 月 30 日,德累斯顿 “绿穹顶” 博物馆重新开放期间,“珠宝厅” 遭窃后,橱窗空空如也。
巴黎卢浮宫失窃案的 “工作期间作案” 并非个例:历史上早有先例
比如 2001 年的圣彼得堡就发生过类似案件 —— 当时有人从埃尔米塔日博物馆(Эрмитаж)偷走了 19 世纪法国画家让 - 莱昂・热罗姆(Жан-Леон Жерома)的画作《闺房中的泳池》(«Бассейн в гареме»)。作案者用刀将画布从画框中割下后带走。
当时博物馆安保系统毫无反应,而值班人员发现画作失窃时已为时过晚 —— 墙上只剩下空画框。警方曾长期搜寻《闺房中的泳池》,却始终毫无结果。埃尔米塔日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・皮奥特罗夫斯基(Михаил Пиотровский)认为,盗贼偷这幅画可能是 “出于对色情内容的兴趣”(毕竟埃尔米塔日的藏品声名在外,失窃案又如此轰动,根本无法出售):画作描绘的是裸体宫女。不过这幅画本身的艺术价值并不算高 —— 热罗姆只是一位二流的沙龙画家。
这起失窃案的结局出人意料:2006 年,有人将这幅画丢弃在莫斯科国家杜马(Госдума)大楼内俄罗斯共产党(КПРФ)主席根纳季・久加诺夫(Геннадий Зюганов)的接待室。画布状态极差:被对折四次存放,颜料层开裂且大面积脱落。画作随后被送去修复,但盗贼至今仍未落网。
还有谁会从博物馆偷东西?
像此次卢浮宫失窃这样 —— 无论白天开放时段还是夜间,不明人士闯入博物馆,从墙上割走画作或撬开珠宝展柜 —— 这类案件固然轰动,画面感极强。但这种 “电影情节式” 的失窃并不常见,更重要的是,其造成的损失远不及另一种博物馆盗窃类型。
对博物馆机构而言,最可怕的是内部人员监守自盗—— 他们熟悉博物馆的布局与安保漏洞,可能在数年甚至数十年间持续作案。这类 “背叛行为” 会迫使博物馆彻底重新审视安保流程,并对员工背景进行更严格的审查:毕竟,这类案件对博物馆声誉的打击要严重得多。
20 世纪 80 年代,列宁格勒(现圣彼得堡)的俄罗斯博物馆(Русский музей)就发生过这样一起内部盗窃案。工作人员意外发现,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(蓬皮杜中心,Центр Помпиду)的藏品中,竟有先锋派艺术大师巴维尔・菲洛诺夫(Павел Филонов)的画作。这显然不合常理:菲洛诺夫的继承人早在 1977 年就将这些画作捐赠给了俄罗斯博物馆,且藏品记录中一直有它们的登记信息。
调查结果显示,博物馆内有一伙工作人员在数年间持续盗窃菲洛诺夫的作品,用复制品替换真品,再将原作倒卖出去。直到 21 世纪,这些原作才被成功追回。
若不是苏联后期的政治变革,这起盗窃案或许永远不会被发现:戈尔巴乔夫时期推行 “公开性” 政策后,菲洛诺夫等先锋派艺术家重新受到关注,对他们作品的隐性禁令也被解除。否则,这些 “先锋派涂鸦” 可能会一直被束之高阁,没人会发现它们已被调包。

巴维尔・菲洛诺夫《头像》,1910 年。
2006 年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经盘点后曝光的盗窃案,曾引发巨大轰动。调查发现,俄罗斯文化史部门保管员拉里萨・扎瓦茨卡娅(Лариса Завадская)与其丈夫、儿子(二人皆为历史学家)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,从博物馆盗取她负责管理的文物,总数超过 220 件。这些文物多为 19 至 20 世纪的俄罗斯古董:包括首饰、餐具、花瓶、烟盒等。它们虽非顶级杰作,却都承载着历史价值。扎瓦茨卡娅一家将这些文物拿到当铺和古董店变卖。
文物失窃曝光后,丑闻随即爆发 —— 一些古董商主动向警方报案,称收到过来源可疑的文物。拉里萨・扎瓦茨卡娅在调查期间去世,其丈夫尼古拉被判五年监禁。这起案件发生后,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决定重视内部管理问题:在此之前,馆内藏品的盘点工作仍停留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水平,藏品登记混乱无序。与此同时,博物馆员工薪资极低:据悉,扎瓦茨卡娅一家居住在合租公寓中,盗窃所得几乎全部用于日常开支与购买药品。
2015 年,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又发现一起文物失窃案 —— 博物馆科学图书馆内的 18 至 19 世纪版画与照片不翼而飞。盗贼仅是将书籍中的插图撕下,藏在自己的文件袋中带出博物馆。警方很快锁定了嫌疑人 —— 此人同样是博物馆的科研人员。部分失窃文物在其家中被查获,另有部分已流入古董商手中。
博物馆失窃,如同银行抢劫、珠宝店盗窃一般难以完全避免。而且,防范外部入侵者往往比防范内部作案者更容易。但即便推出新的安保措施,恐怕也难以彻底杜绝博物馆盗窃这类犯罪行为。
《福布斯生活》准确显示了 2025 年 10 月 19 日卢浮宫被盗的珠宝。

蓝宝石套装皇冠
这套珠宝包括王冠、项链、耳环、手镯,由锡兰蓝宝石和钻石制成,曾为拿破仑第一任妻子约瑟芬・博阿尔内的女儿奥坦丝女王所佩戴,后来又为路易 - 菲利普的妻子玛丽 - 阿梅莉亚女王所拥有。

蓝宝石套装项链和耳环
这套属于玛丽 - 阿梅莉亚女王和奥坦丝女王的珠宝套装由不知名的珠宝匠制作,在 1985 年之前一直为奥尔良家族所有。家族传说称,这套珠宝曾为玛丽・安托瓦内特女王所有。

翡翠项链和一对配套的翡翠耳环
这是 1810 年 3 月拿破仑一世送给其第二任妻子、奥地利公主玛丽 - 路易丝的礼物。项链上镶嵌着 32 颗翡翠和 1138 颗钻石。这是珠宝商弗朗索瓦 - 勒内・尼托的作品。

这枚被称为圣物匣胸针的胸针,由 7 颗大钻石和 94 颗小钻石组成。
这枚胸针是为拿破仑三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制作的,采用了巨大的粉色钻石,这些钻石最初由马萨林枢机主教遗赠给路易十四,后来传到了 1793 年被送上断头台的玛丽・安托瓦内特手中。

镶嵌有 212 颗珍珠和 1998 颗钻石的王冠
拿破仑三世的妻子、 Eugénie 皇后崇敬玛丽 - 安托瓦内特和约瑟芬,作为摄政王,她实际上成了法国最后一位担任国家元首的女性。

由 2438 颗钻石制成的、形似救生圈上蝴蝶结的胸针
这枚胸针也曾为叶夫根尼娅皇后所有,是为 1855 年世界博览会而制作的。

卢浮宫的管理层决定于 10 月 20 日对公众关闭博物馆,尽管早些时候计划部分开放博物馆。10月19日,该机构发生了一起抢劫案--小偷从存放法国王冠珠宝的阿波罗画廊偷走了几件物品。
双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